汪公良彬先生,個性節儉,尤其喜好買物放生,每年遇春日祈農的祭祀以及生日,
必買活生生螺類放生於江中,如果看見有人將野生鳥雀囚於籠中,也必買來放生。
其子弟有人在汪公誕辰,要擺設歌舞筵席為他祝壽慶賀。
汪公說::[以此花費於殺生害命,不如以此花費於救護生靈]。
子弟們覺得也很有道理,於是都遵照汪公的主意去放生救護生靈,
因此這年所放生獲救的生命,超過了往年數倍。
汪公晚年,鄰居有牛將賣給屠夫宰殺,牛忽然奔入汪公大門,跪在臺階下,
好像請求汪公救命,汪公便慷慨解囊出錢數千,買來飼養。
後來,汪公兒子顯貴於朝,朝廷誥命特贈予汪公 "兵部尚書" 的爵號,以示榮寵。
按:以殺生的花費改用為放生,只在一念轉移之間,而禍福報應,竟然相隔天淵。
世人若能效法汪公,便可壽享百年,子孫榮貴。
比那琴笛歌樂滿庭,刀桌盡染赤血,以致削減自己壽算,其善惡禍福,怎能同日而語呢?
{摘自:佛陀教育-诚敬人生}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