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真正來到"超越看透",而不是看破.
在佛教裏面大家常聽到的是要看破、要看破…,但我覺得不是看破,「看破」是含有
消極悲觀、厭惡、我們是要來到超越看透。
「看透」是如實觀,我們把事情、萬事萬物,看清楚了、看透了,就不會在兩
端抓取或是厭惡,你會走在中道上,自然對那些境界不會抗拒、也不會黏著。
抗拒或黏著,都算是抓取的一種。
例如很貪愛金錢財富,也都是一種黏著,你的心一樣都是一種黏著、牽掛。
當你能夠看透這些錢,它是一個世間的方便工具,你瞭解它的作用,瞭解它的功效,
瞭解它如果你不看透,就會被它所腐蝕,本末顛倒。
人之七情六慾何嘗不是如此?
當你瞭解實相之後,就能夠真的去善加應用它,然後又不會執著、又不會抓取。
所以,我們要來到對萬事萬物不執著,真的要看透。
如果能夠超越看透順天之道而行,心靈一定會越來越祥和,越來越快樂喔!。
您願意分享寶貴心得嗎?
大ㄚ駿 敬上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selika |
作業系統 | 佛教 |
2011-02-19 18:07:17 |
看到:見山是山
看破:見山不是山
看透:見山是山
相
相非相
見相非相
這個歷程,從看破開始。
如果沒有看破,就進不到更深的層次。
看破再到看透,
發菩提心願,真正去實踐佛法的利生與解脫。
就能幫助這個歷程的完成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阿吉 |
2011-02-19 20:44:23 |
隨喜讚嘆.......
這個歷程,從看破開始。
如果沒有看破,就進不到更深的層次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wwpoon.francis |
哲學 | 政府部門 |
2011-02-19 13:04:38 |
That is a state of being. That is a place within you with no doubts left, no confusion and no questions left. Instead, only clarity. It is a feeling and it cannot be comprehended by the mind.
That is a state of being. That is a place within you with no doubts left, no confusion and no questions left. Instead, only clarity. It is a feeling and it cannot be comprehended by the mind.
ㄚ駿英文不好.僅翻譯如下:
那是心靈狀態。
那是在您內心的一個地方沒有疑惑持有的,沒有混亂也沒有問題。
反而只有清晰。 它是一種感覺,並且不能由頭腦知見領會的。
ㄚ駿英文不好.僅翻譯如下:
那是心靈狀態。
那是在您內心的一個地方沒有疑惑持有的,沒有混亂也沒有問題。
反而只有清晰。 它是一種感覺,並且不能由頭腦知見領會的。
這覺知駐於每一個人的內在,,在那個地方,人再沒有疑惑,不再混亂,人再沒有問題,
只有清晰,這是一個知覺,而人的意念是不能理解的。
Thanks
Thanks
全站熱搜